项目服务周期内,无重大工伤事故、人员伤亡、无火灾、盗窃、中毒事故是我方就安全质量管理对业主单位的承诺。
我方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负责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把控安全工作;安全管理组组长负责安全工作的具体控制与实施;各工作组负责执行质量负责人提出的关于工作质量控制的各项要求。
①安全交底制度
第三方监测单位人员进场后,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议,由安全管理组长进行安全交底,项目组所有成员参会。
②保险
在整个服务周期内,我方将为所有监测人员办理工伤事故的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设备保险。
③监测人员安全保护措施
a.定期对本项目所有现场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培训,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
b.进行监测时,必须佩戴佩安全帽,穿安全警示服。
c.进行监测时,必须联系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及时了解施工状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工作。
d.严格遵守作业时间,夜间作业须做好安全防护及照明措施,严格执行管理方制定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特殊情况下的监测要另行报批。
e.进入施工现场内,务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现场人数应保证在2人以上(含2人),以保证人员之间信息及时沟通。
f.制定定期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内容,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g.杜绝违章作业,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责任事故,要追究其管理人员的责任。
h.及时收集、编制、整理各项安全资料,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i.经常开展各种防灾、避灾和救灾教育,把安全教育制度作为日常工作重点。
④设置兼职安全员
监测服务周期内,我方在施工现场常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制定健康保护与事故预防措施和个人检查,查看所有安全规则与条例的实施情况。兼职安全员应具有做安全工作的资格,且熟悉所实施的工作类型,要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对路面、管线、建筑物及已施工结构坚持进行日常巡视,如发现异常,立即进行重点监测并上报。
(2)为了保证巡视检查有效,巡视检查应根据各建(构)筑物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检查程序,做好事前准备。检查程序包括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携带工具、检查路线等,详尽且便于操作。并且,巡视检查前,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特殊情况的巡查。
(3)要使巡查路线和范围覆盖工程所有部位,不留任何死角,使巡查频次能适宜各种环境的变化,以及发生特殊运行情况的要求,使巡查内容不仅包括已出现的缺陷,并密切监视影响工程安全主要隐患的一些征兆。巡查前认真做好器具检查。
(4)现场巡查记录使用统一制定的标准格式,内容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擦改和转抄。凡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所在的页数。电子记录要注意记录储存设备的电源更换,避免数据丢失。注意手工录入的数据复核和非直接采集项目的检查。
(5)每次的日常巡视检查记录,注意与过去的检查记录查询做对照比较,以判断建(构)筑物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巡视检查不是孤立的为了检查而检查,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巡视检查,及时了解和判断运行是否安全正常,若出现异常迹象或显露出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消除。巡视检查人员熟悉勘测、设计、施工,熟悉观测资料,预先查阅并熟记工程勘测中曾发现有哪些地质问题,设计中结构及布置曾有过哪些考虑,施工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情况等历史资料。巡视检查人员带着这些问题,注意运用勘测、设计、施工的历史资料所记录的一些问题,去指导对工程的某些部位进行检查。巡视检查人员还应该熟悉工程观测资料和过程中曾发生过的一些问题,这样巡视检查就较容易判断运行状况是否正常或异常,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也容易找到合理的解释。
(7)注意对监测设施的巡视检查。监测设施是监视建(构)筑物安全运行的耳目,应完善监测设施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可能遭到的人为破坏。巡视检查人员应熟悉监测设施的状况,注意对监测设施的检查,发现原有状况改变,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恢复。
(8)巡视检查应按时编制周、月巡视检查报告。其包括:①检查日期;②本次检查的目的和任务;③检查组参加人员名单;④对规定项目的检查结果(包括文字记录、略图、素描和照片);⑤历次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和判断;⑥不属于规定检查项目的异常情况发现、分析及判断;⑦必须加以说明的特殊问题;⑧检查结论(包括对某些检查结论的不一致意见);⑨检查组的建议;⑩检查组成员的签名。
(1)建立监测管理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本项目负责人为驻工地质量代表,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和管理,本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管理工程师,由项目质量代表直接领导,负责日常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工作。项目综合管理部质检工程师负责监测管理工作质量的监督与检查。
(2)制定监测技术管理内部流程
监测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不仅要及时评估工程施工对工程本身和周边环境安全及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还要指导、监督土建承包商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
要顺利完成对施工监测的管理的任务,首先我们将在项目部制定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监测技术管理内部流程。该流程侧重于技术方面的管理,实行专事专管制。监测技术管理内部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任命一个专项工作负责人,各环节的技术工作由该环节工作负责人统筹安排。所有工作负责人再由项目总工统一领导,组成以项目总工为核心的内部技术运转流程。各环节工作负责人在完成自己负责的事务之后向下一环节的工作负责人做好技术交接工作。遇到技术难题,由项目总工召集技术专家和各负责人共同研究解决。
(3)明确岗位职责
监测管理工作涉及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也有分工,要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使得每项目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并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至于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工作盲区而影响工作。对技术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资料收集齐全、方案编制、方案审查、监测实施、数据分析、报告编制、报告审批、报告提交、信息反馈和资料归档等方面工作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4)设立质检工程师
项目部任命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工程师担任质检工程师,专门负责量监督、管理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对巡视检查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与控制。安质部成员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的抽查,召开质量剖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整改。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处以重罚。
(5)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项目监测人员应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取得相应岗位的上岗证巡视人员相对固定并配备地质专业相关技术人员,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素质能够保证满足工程需要。本项目配备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工经验丰富,具有工程管理、工程协调和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项目配备岩土、地质、结构、检测等专业高级技术人员,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素质能够保证满足工程需要。在监测及其监督管理服务实施中,保证本投标文件所列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工、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监测技术工人全部到位。
项目负责人结合项目特点与业主要求,制订适合本项目的管理制度,保证所有工作能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确保管理工作纵向到人,横向到边,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技术管理流程。结合本项目的工作特点,应制订以下制度:
(1)例会制度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立例会制度,例会由乙方组织,邀请甲方项目总监、甲方总监、各子系统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共同参加,阶段性对各子系统的建设进度、质量控制、难点以及需甲方协调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汇报、分析、讨论并给予解决。
(2)建立文档管理、审查制度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纸质文件、电子文件与程序文件,这些文档资料将在整个参建项目团队、与业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使项目能够进行控制、实施和评价、得以顺利完成。为了最终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加强对文档的管理。
①项目部资料管理部门及职责
项目部设资料室或资料专柜,任命专职或兼职资料员。资料员原则上由项目部负责人直接领导,同时接受档案室或档案员的监督与审查。
项目部资料员有责任接受档案员的指导,同时应每个月对项目资料进行一次清点整理。
资料员应配合档案员的工作,并不断在档案员的指导下改进自己的工作。
资料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②归档制度
凡是处在项目准备期、实施期、结束期及后评价期具有留存、参考、追溯、见证等价值的资料均属于项目部资料存档范围。
凡属于项目部运作或接收的公司级的档案资料,应根据业务工作的阶段性进展及时将档案资料于公司存档。如因业务进展需要再次使用的,应于公司办理档案借出手续。无特殊原因,项目部不得滞存公司级档案。
归档的文件资料,原则上必须是原件,并交公司档案室存档一份。原件用于报批不能归档或相关单位须保留的,资料室可保存复印件,但应附注说明情况,并连同说明交公司档案室存档一份。
凡项目业务活动中收到的文件、函件,在承办后均及时归档;以公司名义发出的文件、函件要留底稿及正文以备查阅。
业务活动中有关请示报告及上级领导的批复,属付款性质的,遵循财务管理制度;属于项目部业务范围内的,在公司档案归档范围内的,由各自负责部门保存复印件,档案室保存原件,以上资料由经办人整理后移交。在公司资料归档范围以外的,原件可由项目部自行保管。
管理体系要求保存的其它记录、文件均应按相关要求保存。
③档案保管制度
项目部资料室应根据保存档案的数量,设置存放档案的箱柜,并具备防火、防潮、防虫等安全条件。
归档资料要进行登记,编制归档目录。
科学地编制分类方法,根据分类方法,编制分类目录;根据需要编制专题目录,完善检索工具,以便提供利用。
资料要分类,分卷装订成册,保管要有条理,主次分明,存放科学。
归档资料必须图物相符,帐物相符。
资料员要熟悉所负责的档案资料,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及档案性质、类型,掌握利用规律。
根据有关规定及公司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结束后各项资料的保管期限,据此期限进行整理、剔除。
经确定需销毁的项目资料,由资料员配合项目负责人编制销毁名册,经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会审批准后销毁。销毁的项目资料清单由公司档案室永久保存。
严格遵守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密制度,做好档案流失的防护工作。
凡公司及项目工作人员离职或调离岗位之前必须做好档案资料移交工作,方可办理离职或调动手续。具体移交工作由离职(调岗)人员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安排,交接双方填写交接单记录具体的交接明细,交接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留存。
公司档案室可根据交接事务的重要程度要求相关部门抄送交接单存档。
④资料借阅制度
资料档案属于公司或项目部机密,未经许可不得外借、外传。外单位人员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借阅。
借阅项目部保管的档案资料,须经项目部负责人批准。借阅的档案材料,属借阅部门经办的,由部门负责人批准。查阅档案须在指定的地方,不得携带外出。需要借出项目资料的,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⑤文档类型对外发文包括公文(GW)、评估报告、研究报告、系统研发报告、备忘录(BW)、传真(FAX)等。外部来文包括发给公司且与项目相关的文件。项目内部文件项目内部文件包括合同、建议书、报告、设计图、计算书及其它等。项目内签文件内签文件,如开会通知、会议纪录、各级审核意见,以及其它所有内签文件。相关单位间的往来资料依业主来文工作分类:图说、信函影本、参考资料、送审文件、会议纪录、电子文件、其它。
(3)定期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甲方领导以及项目代表到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在现场检查过程中,甲方发现并提出问题,现场签写“项目整改单”,由乙方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在整改要求时间内反馈给甲方。
进行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并结合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相关条款和本项目合同相关条款执行,努力高质量完成本项目规定管理任务。
(4)建立沟通、协调制度
①内外、部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内部、与业主双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以达到彼此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见。项目主要采用的沟通方式包括:
a.书面函件沟通
以周报、月报、快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与业主进行书面沟通,对于正式的函件,如会议通知、工作周报、月报、快报、工作联系单等需由我方盖公章后送交业主,并进行备份存档。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首先通过电话或传真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然后通过工作快报的形式送交给业主方。
b.会议沟通
与业主方之间通过开展定期的例会、专题会、审查会、验收会等形式与业主就项目实施事宜进行交流,需通过拟写正式的会议通知邀请参会各方参与,并准备会议材料,会议结束后应编写会议纪要,并盖公章后送至参会各方。
对于会议双方的决定,我方应积极落实,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向业主汇报落实情况。
c.电话沟通
在日常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方与业主应经常通过电话进行沟通,我方相关负责人定期通过电话向业主汇报项目进度、项目难点、需业主给予配合的工作。
当出现各种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费用的突发问题或应急事件时,我方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业主,以便业主能够及时进行协调并决策。
d.邮件沟通
我方内部、我方与业主都可以通过邮件系统进行工作电子文件的往来,我方应在商业网站建立VIP邮箱,配合项目的实施,对我方与参建各方的工作文件往来都通过专用邮箱进行记录,最终可以把项目实施过程形成的过程文件进行保留与备份,以便追溯。
②内部协调会
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内部协调会,对各分项目的工作进度、工程质量、工程计划、合同执行情况等问题进行汇报交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集中会商解决。
③内部专家会
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主要阶段,都要组织我方的专家咨询组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审查,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设立专职质监员(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监员长驻工地,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质监员等组成质监小组,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常到工地对监测质量进行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整改。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罚差,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处以重罚。
质量监控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由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导,质监员和组长负责各环节的具体监控工作,每天汇总、通报质量和进度情况,每两天一次例会、每周进行一次小结;经组内检查后监测原始记录、次报表须经质检组责任人签署质量评定意见。重要监测成果及阶段性成果须由院总工程师、技术组长进行三级审查验收后才能提交业主。
外业数据采集资料的可靠性和室内资料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是评价监测工程成果报告是否达到工程目的的唯一标准。
实行工程监测项目技术质量责任制及监测文件住逐级审批制度。
根据监测文件设计相应的审批规定表格。
(1) 加强工序管理
①资料交接传递必须有完善的手续,双方签字确认。
②各分项作业的原始资料须严格按现场采集作业要求,纸质记录要求填写完备,不得随意涂改;电子数据及时交接备份。无论任何情况严禁编造原始数据。
③内业整理:拟定内业资料整理工作计划。图表格式规范化、数据准确、结论准确、文字通顺。符合规程要求。提交成果要求数据准确、结果可靠。严禁偏离规范而随意编写,在全面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外业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编写监测报告。对重大问题应提交处主任组织汇审。
报告编写必须按规范要求编写,不得随便拼凑报告内容。由分院主任工程师填写内业整理“中间检查单”并存档,作为检查工序控制质量的依据。
(2) 成品校审
①成品校审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校审工作要严格执行我方《勘察设计技术审核制度》、《设计质量评级办法》,认真填写“监测设计成品质量检查登记单”和“工程监测质量评定表”。
②校审工作由主任工程师负责。
③校审工作要从严从细,对报告问题应与工程负责人协商,校后成品不得出现原则性、技术性的差错,应真实地反映实际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
④工程监测报告采取分院、院两级管理,组、分院、院三级审核制。未按程序审核或未按最后审定意见改正的岩土工程监测报告不得出版外发。并且编审执行者必须亲笔签名。
监测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关系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及时性,对于本项目我方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监测人员及仪器到位:
① 保证本投标书所列人员、仪器设备准时到位并开展监测工作。承诺投入生产的主要监测人员长驻工点,人员的技术能力能胜任监测工作的需要,投入充足的设备,并对投入的设备、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所有投入监测的仪器均在校准、鉴定的有效期内运行,状态良好、性能先进、精度满足要求。并根据工作需要添置有关监测仪器设备。并预备多套备用设备,预防监测中工期变动、工作量增加、设备瘫痪等突发事件的发生,监测仪器长期在工点,投入监测工作。
② 保证100%监视和监测设备在校准、鉴定的有效期内运行。
③ 保证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输安全。
④ 按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仪器的常规检测。
⑤ 保证所有人员到位,持证上岗。
⑥ 各监测项目要按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方法固定、监测时间段固定的原则作业,以保证数据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⑦ 制定应急措施,预备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和机动人员,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立即投入使用,以满足业主及工程施工的要求。
我方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中心思想是:工序控制。即对监测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控制每个工序的质量达到控制整个工程监测质量,每道专业工序质量的良好控制是优良成品的保证。
“工序控制”就是严格执行各项作业规范手册,重点注意各类质量盲点。特别是野外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同时保证各类仪器设备的精确度,确保各项记录、标志规范、清晰准确等。同时还应注意采用资料、手册、文件(包括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主要监测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①监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基准点位于工程开挖边界60m之外,其数量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便于施工、施测和保存。基准点可采用基岩式基准点,亦可选择远离工程沿线具有挖孔桩基础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上建立基准点。
工作点的选取应视观测点与基岩基准点的距离而定,初步确定为每个基准点联测三个工作点。
整个线路所有的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点)组成变形监测的高程监测控制网,网型应布设成能够有几何图形检验的闭合、附和及组成的网。
②观测点的施测
主要使用电子水准仪观测,以消除人员引起的误差,根据电子手簿提示的限差决定是否复测,严格按整个线路返测站数比例决定是否全部重测。
③安全作业
交通繁忙地段应注意作业安全,同时避免由此带来的误差,可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观测,必要时派专人疏导线路。
①监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每个工点须布设至少3个基准点,4个工作点,位于工点内相对稳定的地区,点位要深埋,其位置应方便由基准点向监测点引测。鉴于基准点是位移监测的起算点,因此要注意保持基准点之间的图形结构,以保证足够的精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60m。
测点总体上要遵循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即基准点~监测控制网~监测点。首先检测基准点的稳定性,然后利用稳定基准点的平面数据作为起算数据,布设监测控制网,再利用监测控制点监测监测点。综合考虑本次变形监测的目的和工程特点,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须布设为独立控制网。
②位移监测的实施
本项目的位移监测精度级别较高,技术设计方案外的其它因素是影响精度的关键,一定保证测站、镜站的强制对中,仪器、人员、观测时段应统一。保证观测的各项指标在规定的范围内。作业时,进行测站平差,根据限差情况决定是否复测,严格按整个线路返测站数比例决定是否整个线路进行重测。
上一篇: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下一篇:关于项目进度计划保障措施的分析
2020-10-26 15:02:35
2021-09-30 19:15:50
2020-10-25 14:41:07
2020-10-27 15:32:26
2021-05-12 16:56:34